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当代快评|城市要多给年轻人提供留下来的机会

作者:冯驿驭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7-04 10:06:15

undefined

城市不仅需要人才政策,更要不唯学历、不唯身份

要打心底里将每一个心怀梦想、充满激情的年轻人都视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让他们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近日,广东省新周刊刊发文章《留不住年轻人,算什么好城市?》,探讨各地争抢年轻人才的现象,再次引发“城市人才争夺战”的热议。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先后发布吸引力很强的人才引进政策。对“抢才”的宣传报道亦频频见于媒体。

与此同时,在一些网站上,对所在城市向往的话题十分火热。有人说工作很多年,未必买得起心仪的房子;有人说这里还差一些烟火气;有人说,我们这里倒是有烟火气,就是工资水平还不高,博士来了也未必有高薪……

一方面,城市求才若渴;另一方面,有的年轻人认为,城市把自己当成可替换的“廉价劳动力”。

截然不同的舆论氛围和认知落差,折射出有的城市引才、留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流于表面、缺乏耐心等短板。

近年来,有的城市将当地人才优惠政策向本就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高端人才、高学历人才倾斜,对普通青年群体,特别是占据较大比例、沉默的农村青年群体的引才政策明显缺乏足够的诚意。

笔者认为,有劳动技能、有青春活力、有远大理想的青年才俊,都是年轻人才。年轻人的身份不应被是否从名校毕业、取得何种资质、得过几项大奖等条件所限制。针对不同领域的年轻人才,引才政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变化,但不变的,是这座城市要展现出海纳百川、人尽其才的胸襟。

此外,还有许多城市的引才政策几乎只停留于提供工作岗位、发放补贴等,在帮助年轻群体融入城市生活上还缺乏力度。这难免让年轻人感受到,这里需要他们献出青春、智慧、汗水和消费,但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城市的期待已超越物质层面,更看重情感温度与社交氛围。城市治理者需真正倾听青年心声,而非仅靠难以复制的成功个案来吸引贤能,要深入理解年轻人的去留原因。城市不仅需要人才政策,更要不唯学历、不唯身份,打心底里将每一个心怀梦想、充满激情的年轻人都视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让他们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往期链接:

当代快评|请告诉孩子,高考或是起点,成长没有终点

当代快评|治理酒桌吃喝,工夫在桌外

当代快评|“四不干部”是短板,但不要成为沉没成本

当代快评|社会智治要防止“一条腿”完全取代“另一条腿”

当代快评|好好“埋伏”,把“光影流量”变成“产业留量”

当代快评|容得下“犯错的充电宝”,就容得下人心往之


编辑:冯驿驭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